用户登录 | 注册

无障碍浏览 适老版

繁体| 英文版 | 日本語

  • 首页
  • 区域概况
  • 政务新闻
  • 政府信息公开
  • 政务服务
  • 政民互动
  • 数据开放
  • 网站导航

首页 > 信息公开 > 重点领域政务信息 > 乡村振兴

    抢抓时机防治小麦赤霉病 全力保障夏粮丰收


    【信息时间: 2023-04-21 10:24   阅读次数:   信息来源: 苏州高新区(虎丘区)城乡发展局】 【打印】 【关闭】

    穗期是小麦病虫害的集中危害盛期,也是防治的关键适期。赤霉病、白粉病和蚜虫是小麦穗期主要病虫害,尤其是小麦赤霉病可防不可治!

    一、什么是小麦赤霉病?

    小麦赤霉病又叫麦穗枯、烂麦头、红麦头,是一种真菌性病害,多见于气候湿润多雨的温带地区,发病直接导致小麦穗腐,同时引起小麦苗枯和基腐。

    二、小麦赤霉病有什么危害?

    小麦赤霉病堪称小麦“癌症”,是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生物灾害,流行风险高,可防不可治。一旦重发,不仅造成产量严重损失,同时赤霉病的毒素严重影响粮食质量,威胁食品安全和人畜健康。

    三、如何防治小麦穗期病虫害?

    目前,苏州高新区小麦普遍进入齐穗扬花期,也是赤霉病防控的关键时期。

    防治策略:立足预防,抓住适期,病虫兼治,二次防治。

    防治适期:“见花打药”是预防赤霉病的关键。在第一次用药后隔5—6天用第二次药。如天气预报第一次用药期间雨日多,则第一次用药可提前至抽穗率达90%用药,隔5—6天用第二次药。

    防治药种和方法:第一次用40%丙硫菌唑•戊唑醇悬浮剂+50%吡蚜酮或70%吡虫啉水分散粒剂进行防治,第二次用200克/升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或48%氰烯•戊唑醇悬浮剂进行防治,白粉病及锈病重发田块可加25%三唑酮防治,选用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或植保无人机均匀喷洒。

    截至4月20日,全区1.2万亩小麦已全部完成第一次赤霉病防治,第二次防治也陆续开展过半。区农技中心将继续跟踪调度加强用药指导,确保全区小麦穗期病虫害得到有效防控。

    今年以来,高新区以“百人指导、千人培训”农技提升行动为契机,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,因地制宜开展分类指导。开展苏州市小麦高产攻关竞赛示范,充分挖掘小麦单产潜力,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,为夏粮稳产丰产提供技术保障。

相关文件

分享到:
  • 【打印页面】
  • 【关闭页面】
主办单位:苏州高新区党政办公室   地址:苏州高新区科普路58号   邮编:215163
电话:0512-68251888   传真:0512-68251579

苏ICP备 10215531号 网站标识码:3205050028 苏公网安备32050502000387号    网站支持IPV6


你是第 位访问者
Baidu
map
Baidu
map